close

■團隊邀請嘉賓做"真人圖書"沙龍。受訪者供圖
  邀請音樂人做“真人圖書”
  都是以雜誌為主體,兩個團隊後來的玩法卻有不同,但他們都表示自己要發展“全媒體”。
  高海波帶出了中大第一個學生自辦全媒體———逸仙傳媒。除了《逸仙周刊》和《輕年誌》外,@逸仙周刊、@中山大學逸仙時報、@逸仙直播等微博以及日新在線等網站都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他們還開發了《逸仙周刊》的手機應用軟件和微信公眾賬號,不過暫未推廣。通過今年開學初的招新,逸仙傳媒也由原來的十幾名成員驟增到60多人。
  逸仙傳媒的理念是做“專業的新聞和客觀的評論”,他們向一些資深或知名的媒體人約稿,並獲得過這些人的高度評價:“很少見到學生能把新聞和評論做得這麼專業。”
  因為這樣的專業性,高海波早已不將自己寫的評論發表在自己的雜誌上。“雖然我以前覺得自己寫的評論還挺不錯的,但後來別人說不好,不夠客觀中立。所以,我頂多把評論發在個人微博上,從來不敢發表在雜誌上。”
  但這樣做之後,他們發現,如果將雜誌完全定位為“為中大學生辦的雜誌”,就難以做到“專業”。於是,他們決定開拓視野,將雜誌定位為“所有大學生看的雜誌”。為此,他們還發展了暨南大學以及廣州大學的記者站。
  而《吵chaos》則一開始就是放眼全省高校。“我們的雜誌就是為了打開大學生的視野,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新鮮有趣的東西。”主編成員盧婉琳借鑒了很多香港和國外的雜誌,而《吵chaos》則因此帶有明顯的國外雜誌的風格。比如,第一期的專題是“紋身”,第二期的專題是“party”,選題時髦,玩樂味濃。“因為第一眼吸引人了,大家來買來看,你才有機會做第二步,去表達你想表達的東西。”盧婉琳說。
  這跟逸仙傳媒走的“新聞+評論”路線完全不一樣。
  “兩萬塊錢,第一期雜誌出來後就用完了。”《吵chaos》運營部人物楊大可說,今年6月份,伴隨著雜誌的面世,他所帶領的發行小組也開始馬不停蹄地開拓零售渠道。“用了兩個月時間,到8月份的時候,廣東省60多所高校都有了我們的零售點,總共有130多個。校園裡的食堂、書店、咖啡店、超市都被我們拿下,目前保證撈回成本,還稍有盈餘。”楊大可說,他的團隊裡面有幾個特別擅長做公關的女生,做事效率非常高。
  《吵chaos》的運營能力遠不限於此。除了推銷雜誌,他們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線下公益活動,來推廣品牌影響力。
  今年暑假,他們在汕頭舉行了一次真人圖書館的活動,邀請了汕頭當地知名的獨立音樂人、攝影師和設計師等四位“真人圖書”來參加活動。活動在豆瓣發佈後,吸引了上百人報名,但因為活動場地限制,不得不控制在60多人。
  之後,他們又邀請了廣州當地資深媒體人,在廣州的聯合書店舉行了“探討新媒體的發展”的小型講座。
  他們還會與企業聯合舉行推廣活動,在前不久,就在地王廣場舉辦了一場與企業合作的攝影展。
  障礙·資金與刊號
  缺錢出刊物打擊積極性
  高海波有點羡慕《吵chaos》團隊的經營能力,因為他感覺在團隊管理上出現了壓力,而這直接跟資金有關。
  “現在有60多人,有30多人是真的對文字有濃厚的興趣,但另一部分人卻是抱著各自目的加入進來的,他們進來後發現跟他們想的不一樣,所以很被動。”高海波說,由於對稿件專業性的要求高,一些人的稿子總是發不出,或者只能發在電子媒體上,獲得的關註度有限,讓他們有點失望。
  《輕年誌》自6月份創刊後,到現在第二期還沒出來。“我們沒有經費支持,沒有任何補貼,這會導致一些人積極性不高。表現最嚴重的就是拖稿,好些人要多次催,甚至催兩個星期才交上來,這讓原本計劃的出刊時間總是後延。”
  鑒於這種情況,逸仙傳媒在9月份成立了運營部門,由團隊另一成員負責。但僅僅是承接企業的微博運營業務,目前有三家企業。不久前,他們也在校園舉行了一次“微家書”活動,拉到贊助商,“但我們仍是把大部分精力用來做好雜誌內容上,不會有太多商業推廣活動。”高海波說。
  《吵chaos》在資金上相對壓力小,但他們一直有著幾乎所有大學生獨立雜誌難以攻剋的難題——申請刊號。這讓他們在大力拓展發行渠道的時候,總會心存顧慮,擔心雜誌的影響力太大,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逸仙傳媒其實也對此感到頭疼,他們之所以給紙質雜誌取名“輕年誌”,也是因為申請不到刊號,不可以使用“逸仙周刊”這個名稱。但在高海波及他的團隊成員心裡,“逸仙周刊”才是他們真正在辦的雜誌。
  《吵chaos》正考慮將雜誌掛靠在某一知名雜誌名下,以解決無刊號的問題,但對此卻表示很無奈。
  兩家團體各有所志,但高海波和楊大可卻說出了同樣的志向,他們要打造華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高校媒體。楊大可強調了兩次,高海波則顯得低調一點。
  對話90後主編
  “我不是理中客,但這是我的追求”
  新快報:畢業後有想做記者嗎?高海波:不想。我知道自己不適合當記者,因為我不夠理中客(理性、中立、客觀)。而且,相對寫文章,我對媒體運營更感興趣。還有就是,一線記者太辛苦了,收入也很低。
  新快報:未來會想自己創業嗎?
  高海波:想創建自己的傳媒公司。
  新快報:你崇拜默多克嗎?
  高海波:我不崇拜他,他是一個商業和政客奇才,我更欣賞有新聞理想的人。
  新快報:有句話說,一本雜誌的風格其實就是主編的風格,你認同嗎?
  高海波:我不認同。內容應該保持中立、理性、客觀,不應該帶有個人色彩。
  新快報:你覺得現在的大學生最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高海波:思考。你能走多遠的路,真的取決於你的思考能力和認知水平。
  “拒絕小眾,沒人喜歡自以為是的說教者”
  新快報:《吵chaos》三期選題主要是你來定嗎?
  盧婉琳:是的,基本上是我來定選題。目前來看,選題還是挺好找的。因為我自己經常看很多雜誌,國內國外的都有,把新鮮的東西分享出來挺好的。
  新快報:以前看雜誌和現在做雜誌,區別在哪裡?
  盧婉琳:以前看雜誌的時候,覺得雜誌的選題是很隨性的,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題來做。但做主編後發現,其實要從讀者的角度來選題,要選擇他們喜歡的,這樣他們才會追隨這本雜誌。現在回想起來,我當年痴迷雜誌的時候,其實只是被主編套過來的其中一個粉絲而已啦。
  新快報:有句話說,一本雜誌的風格其實就是主編的風格,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盧婉琳:我認同這種說法。這在國外的雜誌體現得尤其明顯,就是主編的風格。我們不想把《吵chaos》做得太小眾,因為太小眾了沒有辦法去影響大部分的大學生,而成了小圈子的事情。這些想法其實和王偉忠做《康熙來了》、昆丁拍電影都是一樣的道理。批判現實和反思社會不一定要板著個面孔,沒有人喜歡自以為是的說教者,我是這樣認為的。  (原標題:雜誌只是起步 90後還“玩”全媒體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xtlrayvshl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