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CHINESE中文網3月26日文章 原題:當帝國夢遇到霸權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聯邦議院發表演說時為G8判了死刑,她認為當前的烏克蘭危機使G8實際已經解體。就目前態勢而言,6月份在索契舉行的G8峰會是泡湯了,默克爾說,沒有峰會,也就不存在這個組織。
  而在荷蘭海牙舉行的核安全峰會期間,G7要舉行一次首腦會議,核心議題就是如何製裁俄羅斯,而普京缺席海牙峰會。G8確實已經名存實亡,但普京並不在乎這個G8俱樂部,3月4日,他曾表示,如果西方大國不願來參加索契峰會,那就不要來了。一語成讖,到底是G7把俄羅斯開除了,還是俄羅斯的自我放逐呢?
  普京在克裡米亞入俄之前發表的長篇演講被俄羅斯媒體稱為內心自白,普京對西方大國已經失望透頂了,而願意說實話的俄羅斯處於邊緣狀態。在一次次與西方同行進行對話的時候,普京卻沒有得到預想的平等、坦率和真誠,而是被欺騙了,“背著我們通過決議,把既成事實擺在我們面前”,在北約東擴問題上是這樣,而G8峰會中,俄羅斯也是二等公民,G8主要是一個金融經濟俱樂部,俄羅斯很難融入其中。
  1997年G7接納俄羅斯,也是給俄羅斯一個面子,但是俄羅斯並沒有從中獲得真正的好處和尊重。而現在G7撇開俄羅斯單獨聚首,並且是商討如何協調對俄製裁,G8終於可以“甩掉包袱”了,而普京也不用再尷尬了。
  默克爾只是戳穿皇帝新衣的“小男孩”
  G8集團的解體可能意味著俄羅斯與西方的親密關係正式終結,地緣政治爭鬥將重新成為俄羅斯與歐美之間主要的曲目。
  G8集團的主要功能是協調金融與經濟議題,其雛形也是西方工業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之後為應對匯率、能源等議題而召開的協調會,而從G7變成G8則有很大的政治含義在裡面。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就開始參與部分G7會議的議題,直到1997年才獲得入場券。蘇聯解體之後,葉利欽奉行自由民主的政治經濟模式,希望與西方深度融合,加入G8並不意味著俄羅斯經濟已經達到歐美水準,而是得到歐美的認可以及約束。
  G8的形成代表著冷戰結束之後一種樂觀主義的思潮,以福山的“歷史終結論”最具代表性,老布什也相信世界進入一個新時代,而克林頓總統以自由民主來重塑世界新秩序。與之相伴的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市場邊界的拓展似乎限制了國家之間的權力之爭。而烏克蘭危機則戳穿了這樣的幻象,地緣政治的角逐依然深深地內嵌在這個世界之中,並框定了國際關係的運轉。從歷史的長時段來看,後冷戰的二十年並不正常,而現在恰恰這個世界在恢復常態,但是由於過去二十年的樂觀主義情緒已經成為人們的潛意識,會帶來諸多的衝擊與不安。
  默克爾算是戳穿皇帝新衣的“小男孩”,G8確實解體了,俄羅斯與歐美之間的裂痕再次赤裸裸地暴露出來。歐美對俄羅斯施加的製裁以及俄羅斯的反制措施如同剝洋蔥一樣,讓兩者之間的隔閡一步步顯露出來,而作為旁觀者卻是“眼淚直流”。在地緣政治的博弈中,國際法是虛弱的,唯有權力才是真實的。
  後冷戰的二十年是美國一超獨霸的時代,是一個美國塑造的世界,無論全球化還是歷史終結都是建立在美國實力之上。而這種格局已經慢慢瓦解了,2009年G20正式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協調平臺,無論G20的效果如何,至少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世界的實力格局更加均衡,在G7之外又有一批國家獲得了更多的權勢。普京可以從G8中自我放逐,但是他依然是G20中最具有權勢的政治人物之一。
  俄羅斯的實力與十多年前已經大不相同,這才是俄羅斯與歐美關係破裂的根源所在。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進行轟炸,俄羅斯除了提前派出一支小分隊占領科索沃機場之外,並沒有真正的大動作。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兄弟一直讓俄羅斯念念不忘,但是實力不濟,只能忍氣吞聲,這說明俄羅斯真的退出了巴爾幹半島,歐俄的分界線已經向東撤退了1000多公里。
  烏克蘭危機在2004年也爆發過,美國的地緣政治學家喬治•弗里德曼認為,“橙色革命”之後,烏克蘭疏遠俄羅斯,投靠美國,這是俄羅斯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此時的俄羅斯也沒有最初激烈的反應,而這一次,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逃遁之後三天,普京及其伙伴們就決定以武力把克裡米亞“拿回來”。2010年普京提出蘇聯解體是一次地緣政治災難,與他共同掌權的克格勃系的伙伴們也有同感。
  俄羅斯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指出:“自彼得大帝時期以來在18世紀確立起了俄國的國際地位,從此以後,對外政策事件便層出不窮。”18世紀俄羅斯一直在尋求“自然邊界”,這也是俄羅斯領土擴張的重要機制,在東方,幾乎沒有遇到太大的政治阻力,一直拓展到太平洋沿岸,而西部則與歐洲處於複雜的博弈之中。從彼得大帝開始,波羅的海到黑海之間的土地就是俄羅斯與歐洲進行拉鋸的地帶,冷戰期間這一邊界逼到了柏林,而現在要後撤到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邊界。
  從黑海到裡海之間不過幾百公里,穿過高加索地區就是中亞的幾個“斯坦國家”。普京上臺之後一直在穩定高加索地區的局勢,包括出兵格魯吉亞,如果烏克蘭倒向歐洲,那麼之前十幾年的努力又將付諸東流。今非昔比的俄羅斯已經無法容忍歐美繼續挖牆角了,軍事占領克裡米亞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從黑海到波羅的海一帶的地緣博弈再次啟動,烏克蘭的轉向為波蘭減輕了不小的壓力,也使高加索地區再次成為博弈的焦點。當然,歐盟並非鐵板一塊,傳統大國政治似乎也在回歸,東歐國家對俄羅斯深懷戒懼,尤其是新加入北約和歐盟的這些國家曾經在俄羅斯的統治之下。早已加入歐盟的中歐國家以及西歐國家並不太願意與俄羅斯交惡,替東歐國家的安全買單。歐盟的主心骨還是英法德,而法國一直以政治大國自居,現在法國就要向東歐派遣戰機。
  默克爾雖然認為G8已經解體了,但還是認為這是個法律問題。普京面對的歐洲是個失去軍事能力的國家集團,冷戰以來,歐洲的軍事戰略就是堅守待援,後臺老闆還是美國。羅伯特•卡根認為,“不團結已經削弱並使民主國家士氣低落。歷史重新回歸,民主國家並需共同去塑造,否則其他國家就會按照它們的需要對歷史加以塑造。”
  普京併吞克裡米亞之後,其民意支持率達到近年來新高,普京以此來證明自己行為的合理性,但是也能看出,俄羅斯民族主義的興起,重振俄羅斯帝國不僅僅是普京的個人理想,也變成了國家的夢想。這恰恰是美國和歐盟所擔心的,如果俄羅斯試圖恢複蘇聯的地緣邊界,那麼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將再次成為拉鋸的戰場,其中關鍵的一環是德國。如果德國成為一個軍事化的國家,固然可以制衡俄羅斯,但也會讓歐洲盟友深感不安。
  值得關註的是,波羅的海到黑海的博弈在很大程度上釋放了東亞的自主空間,美國必須集中力量應對俄羅斯,同時日本對俄羅斯進行製裁,日俄關係已經不那麼熱絡了。在歐亞東西兩端如同蹺蹺板,美國的力量是此消彼長,為中國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普京如何撕破奧巴馬織的“蜘蛛網”?
  帝國,並不認為周圍小國與自己平等,普京至今不願承認烏克蘭臨時政府合法性,俄羅斯外爭拉夫羅夫根本不願意與烏克蘭外長會面。霸權,並不等同於霸道或者中文語境中的霸權主義,而是一種制度,就像葛蘭西所看到的霸權是一種思想意識的支配關係,僅僅依靠政權更迭達不到革命的目標,必須通過“陣地戰”的方式改變思想觀念。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世界是歐美主導之下的霸權體系,除了思想觀念,還有市場制度,金融系統等等。
  普京的帝國夢想在克裡米亞半島得以實現,但是卻碰到了一個如蜘蛛網一樣的霸權體系,奧巴馬就是這張網上的大蜘蛛,如果他想懲罰普京,那就會多在普京身上纏上幾圈。普京並不想跟奧巴馬撕破臉皮,而是希望人們儘快淡忘克裡米亞這回事。奧巴馬擔心的是,普京會以克裡米亞為跳板,而不是終點。在克裡米亞入俄之後,美國對俄羅斯進行第二輪製裁,歐盟和日本也在跟進。當然最初的製裁措施就像辦家家一樣,像鬧劇,被列入製裁名單的俄羅斯高官認為這是“獎賞”,至少說明自己的地位重要。
  奧巴馬簽署行政命令,將會對俄羅斯的關鍵經濟部門進行製裁。俄羅斯手中的王牌是天然氣管道,而美國手裡的殺手鐧就是金融系統,第二輪製裁名單中就有俄羅斯的銀行,全球最大的金融支付系統VISA和萬事達關閉了受到製裁的俄羅斯銀行的支付系統。有俄羅斯官員認為,如果美國的支付系統拒絕了俄羅斯,那俄羅斯可以使用中國的銀聯支付系統,但以中國的金融實力還不足以給俄羅斯提供替代方案。
  如此的金融製裁算是點中了俄羅斯的軟肋,俄羅斯多數出口貿易依靠美元結算,如果美國對俄羅斯採取類似伊朗的金融製裁,那麼對俄羅斯的油氣出口是個不小的挑戰。現在到了奧巴馬錶演的時刻了,如果奧巴馬與小布什一樣強硬或者如普京一樣,那美俄之間的製裁大戰會進一步加劇歐俄之間的地緣博弈。
  現在奧巴馬有一個製裁俄羅斯的聯盟,雖然歐盟的節拍要比美國慢一些,但是製裁的共識還是存在的。默克爾認為,需要加快建立歐洲能源內部市場,推動歐美自由貿易區達成協定,這對俄羅斯絕非好消息。歐盟是俄羅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而油氣價格上漲給俄羅斯大筆的收入,也賦予了俄羅斯更強的自信心,這是普京與美國博弈的資本。在這場博弈中,考驗美國的是面子,以及作為霸主的威信;對歐洲而言是油氣資源不能再這樣受制於俄羅斯了;而讓普京感到氣短的是,金融的弱勢地位讓俄羅斯這隻氣球一直在漏氣。
  而對中國的啟發則是,既要加快能源供應多元化,也要繼續推進金融改革,增強金融實力,雖然現在兩方都在拉攏中國,但是一旦歐亞大陸西端歸於平靜,中國的壓力驟然增大,因為中國面對的是一個有帝國心態的俄羅斯和擁有霸權的美國。
  製裁俄羅斯,進一步坐實了普京關於西方國家合伙欺騙與欺負俄羅斯的說法,如果製裁會沿著螺旋繼續上升,地緣政治衝突變成了現實,同時也削弱了俄羅斯與歐美市場之間的聯繫和紐帶。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張力一直制衡著歐美外交政策的制定,歐盟企業在俄羅斯投入巨資,加上歐盟經濟複蘇乏力,與俄羅斯這個世界第八大經濟體為敵並不是什麼好事。而美國與俄羅斯的經貿並不是很多,但是不得不考慮到俄羅斯是個核大國,現在俄羅斯已經對美俄核武器削減不耐煩了,普京缺席核安全峰會就是一個徵兆。
  G8是暫停還是終結,這是觀察世界風雲的參照點,一個沒有俄羅斯的G8,在經濟治理方面沒有什麼太大影響,但是卻讓歐美多了一個強有力的地緣政治對手。更重要的是,它暗含著俄羅斯不願意再跟歐美玩同一個游戲,歐盟這種後現代的組織不得不面對信奉權力政治的俄羅斯。
  不能不說,G8的解體意味著地緣政治的回歸已經難以阻擋,歐亞大陸西端的地緣板塊進入活躍期。  (原標題:孫興傑:當帝國夢遇到霸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xtlrayvshl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