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紅網株洲站2月12日訊(株洲晚報記者 楊凌凌 通訊員 王佳明)年前,家中的老人盼著兒女回家過年團圓。如今,年過完了,兒女又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上,老人心裡一下又空蕩盪了。大年初十,市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就接診了一位前來傾訴的老人。
  昨日,該科主任湯信海表示,過節期間老人處於愉快和亢奮之中,而節後重回“空巢”狀態,心理上產生嚴重失落感,這在精神病學中屬於“適應障礙症”中的一種癥狀,是春節過後老年人易發的一種心理障礙。
  【案例】
  兒子走了,老人坐在客廳一宿沒睡
  羅大爺有三個兒子,都在廣州打工,他獨居在蘆淞區五里墩鄉。
  今年春節前,兒子們來電說會回家陪二老過年。羅大爺把家裡收拾得利利索索,備足年貨,就等兒子兒媳們回來。大年三十,兒子們帶著家人回到老家過年,讓老人感到非常高興,從初一到初四,一大家子享受著天倫之樂。
  大年初五,兒子們動身回廣州。兒子走了,羅大爺嘴上不說,心裡卻滿是失落。
  隨後幾日,他變得不愛活動,也不再愛講話,以前常跟村裡的老頭老太閑聊的,現在都不怎麼出去湊熱鬧了。大年初七晚上,羅大爺出現了失眠,在客廳一坐就是一宿。
  作為知識分子,羅大爺覺得自己的狀態不對。大年初十,他告訴市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醫生,孩子走了後,自己心裡空空的,什麼也不想乾。
  【提醒】
  節後家人要打打電話陪老人聊天
  昨日,市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湯信海說,羅大爺可能患了“適應障礙症”。
  “適應障礙表現為從緊張忙碌,突然轉入鬆散的、無規律的生活,無法很快適應,進而出現情緒不穩、煩躁不安、消沉抑鬱等。”湯信海說,如果“適應障礙”情緒遲遲得不到解決,會加速精神上的衰老,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也會迅速衰退,還會誘發老年性痴獃、抑鬱症,甚至自殺。
  據市中心醫院統計,每年正月十五以後至3月,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會接診很多“適應障礙症”的患者。
  湯信海還說,“適應障礙症”易發群體除了老人,返校上課的學生也高危,出現曠課、遲到、早退、逃學等行為障礙。
  醫生提醒,春節長假過後,家人要通過電話陪老人拉拉家常,這是最佳良方。一旦老人語氣情緒不對,及時帶老人到心理科咨詢。老人們也應當多培養興趣愛好,多參加集體活動,讓生活變得充實。
  【相關鏈接】
  如何診斷自己有“適應障礙”?
  “空巢”老人如果出現如下狀況,最好到醫院做詳細檢查,以便醫生確診。
  1情緒低落時間長,對外興趣下降,兩周以上低落情緒還未消除。
  2持久的情緒低落還伴有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渾身燥熱、潮紅多汗等。
  3兩周以上有食欲減退、腹脹、便秘、頭痛、胸悶等癥狀。
  4大腦反應遲鈍,或者記憶力、註意力減退,做事猶豫不決,缺乏動力,什麼也不想乾。  (原標題:兒女相繼離家帶走熱鬧充實 老人易患上適應障礙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xtlrayvshl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